j9九游会老哥交流必备社区-九游会ag官方网站>教学教案>教学反思

《枫桥夜泊》课文教学反思-j9九游会老哥交流必备社区

发布时间

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,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,这样才能进步。以下是白话文为大家整理的《枫桥夜泊》课文教学反思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枫桥夜泊》课文教学反思1

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,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。进入三年级的孩子,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,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、意蕴的跨越,所以在教学《枫桥夜泊》一诗时,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、体会诗情上。

教学中,我紧抓住诗中的“愁”字展开教学,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。紧扣诗眼,抓住“这首诗到底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?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吗?”学生一下子找到了“愁”,什么叫愁?(烦恼)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愁呢?他为什么发愁呢?”这一连串的问题,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。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“愁什么”时,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,乌鸦悲戚地啼叫,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,江边的枫树,点点渔火,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、凄凉、寂寞。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猜猜诗人为何而愁,学生猜测:他可能远离家乡,在思念亲人;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,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`小故事,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、寂寞。

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,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,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。

《枫桥夜泊》课文教学反思2

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《枫桥夜泊》之后,令我觉得汗颜。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,更是一次与诗歌、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。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,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,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,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,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,一份美的享受。

整个上午,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,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,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,那味却悠悠不绝。心灵最大震撼之一——师之功底。

教师本人身上、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,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。王老师的旁征博引,谈古论今,信手拈来,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。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,自然深远。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,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,都犹如诗之有韵、有味、有境,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,回味深长。

古之云: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。不论“传道”“授业”“解惑”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,这底蕴,来自于文化素养,来自于个人修为,是“知”与“识”的合二为一,是教育之源头活水。

热点范文

课堂教学反思(优秀9篇)04-28

课后的教学反思【优秀8篇】05-24

体育课的教学反思(通用9篇)11-19

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(通用7篇)11-25

教学后记怎么写(优秀4篇)04-22

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(精选10篇)03-28

绘本阅读教学反思(精选9篇)05-26

10-23

06-08

11-06

最新范文

《认识几时几分》教学反思11-19

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》优秀教11-19

花钟教学反思15篇11-19

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1-19

穷人教学反思10篇11-19

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11-19

二年级拍手歌教学反思11-19

11-19

11-19

11-19

144 4442
网站地图